微电影《红袖子》浏览量超预期

时间:2016-09-23 | 编辑: 江涛 | 来源:新疆经济报

摘要:由地矿局信息中心出品的微电影《红袖子》一下子火了。此片是为参加自治区总工会反映一线员工工作生活情景的微电影征集和评比活动而拍摄的。


 不久前,在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系统公众号里,由地矿局信息中心出品的微电影《红袖子》一下子火了。此片是为参加自治区总工会反映一线员工工作生活情景的微电影征集和评比活动而拍摄的。

是什么让这部微电影在朋友圈里火了?电影的主角是一只红袖子和他的主人。地质队员邝小宝刚到矿山工作,非常不适应这里没有移动信号没法上朋友圈儿的日子。经验丰富的队长让他下山采购,换换环境纾缓一下。途中遇到一位当地急于为孙女买感冒药但苦于路途遥远的牧民大叔,托付坐车下山的邝小宝为自己带药。可是到了山下,沉溺在久违了的手机中的邝小宝忘了老乡的嘱托。回到山上后,大叔非常失望但却并没有责怪小宝。这让小宝感到了深深的愧疚,并被牧民淳朴善良的性格所吸引。他开始关注当地各族牧民的生活冷暖。为了便于记住老乡们的嘱托,他就把各家各户所需捎带的生活用品用笔记在红色地质工作服的袖子上。久而久之,这只袖子上写满了当地老乡的名字、电话、各种物品,成了一只写满了字的红袖子。

整部影片在9分钟的时间里,塑造了一位地质队员由对地质工作的排斥到爱上地质工作、爱上各民族群众的巨大情感转变,堪称现代思维表现传统主题的先锋性作品。

而支撑这部精美作品的,则是我区地质事业几代人在地质找矿过程中,与天山南北各族群众相帮互助、水乳交融的一段壮阔历史中沉淀而成的深厚情感和相互依托。

一个动人的故事

微电影《红袖子》中主角——地矿局物勘大队的地质队员邝小宝这个形象的塑造,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依据我区地质勘探工作中的人物原型经过艺术加工后呈现出来的。这个真实生活中的“邝小宝”,就是自治区地矿局一区调的技术员兼管理员刘家伟。不同的是,当时为了方便,刘家伟将当地居民的名字、电话和所需物品记载了工作服的裤腿上。

真实的故事是这样的。2008年,自治区地矿局一区调承担了调查伊犁新源县一带地质找矿的项目任务,进行地质普查。当时地质小分队驻扎在新源县附近的塔勒德山区。这里是当地哈萨克族牧民的夏窝子(夏季集中放牧牛羊的天然牧场),有30多户当地牧民集中在这里放牧。当时的项目负责人杨维忠就把勘探小组的帐篷搭在了这30多户牧民的帐篷旁边。

这也是地质队员们的老传统了。地质工作是在荒山野岭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地质队员每天面对的,不是高山就是戈壁、沙漠。横亘在地质队员面前的,更多时候是来自大自然的挑战:没有道路、没有水电、没有天气预报……一旦宿营地被洪水封住,地质队员们有可能一个月无法与外界联系,全靠先锋队带上山的物资维持生命。
 

当时整个作业区周围都是山路,负责后勤保障的刘家伟每次骑马下山再返回驻地,需要骑马走三天。下山的时候,刘家伟把小组取得的勘探成果——岩石标本带下山,上山的时候,除了给小组带上面粉、蔬菜以及药品等必备的生活用品外,每次都受托给山上的牧民兄弟们带一些菜、油、米面、药。一开始,和这些牧民不太熟悉,名字往往记不住,为了不搞错,刘家伟就把托付人的名字和电话及所需物品用粗笔认真地记在自己红色野外工作服的裤腿上。开始很多牧民都摇着头笑话他:“笨小伙儿,我们的名字嘛记不住。”但当刘家伟认认真真地采购回每家所需的商品时,牧民们在心里把他当成了最信赖的人。

当这只裤腿基本上被写满了的时候,刘家伟不仅已把30多户牧民每个人的名字记得滚瓜烂熟,还学会了简单的哈萨克语。他感到自己和当地的牧民们已经像一家人了。

面对无法估量的大自然的一次次挑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会在一次次危难中发酵升华。

他至今还记得两件事:一天夜里,22岁的哈萨克族牧民赛力克在牧归途中,被突然冲出野猪用獠牙挑断了腿。赛力克的父亲急匆匆走进杨维忠他们的帐篷:“我的孩子出危险了,请你们帮我把他送到山下!”杨维忠和刘家伟火速备马,并用卫星电话与县医院取得了联系。当他们把赛力克送到医院时,大夫们已经做好了一切抢救准备。由于救治及时,赛力克的腿保住了。赛力克和他的父亲每逢地质队员们搬家,都会无声地帮他们修订马掌、打好行李垛、并牵着马送他们好一段路程。沿途该用餐时,无论进到哪位牧民的帐篷,都会有热热的奶茶、馕等着他们。

高山上气候反复无常,有一段时间天天下雨。山里本没有路,一下雨地面更加泥泞。刘家伟他们的车在一次运送岩石标本时陷进山梁上的泥坑里“无法自拔”。在沟口开商店的哈萨克族小伙子江尔努没等刘家伟他们开口,就已经找来了四五位强壮的哈萨克族乡亲,一起使劲儿把车推了出来。车轮离开泥坑的那一瞬间,刘家伟不知为什么感到心口一股热流直冲上来,两行泪水不知不觉挂在了脸颊上。

经过三年的勘查,项目组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储量76.6吨的特大型金矿,被命名为卡特巴阿苏金矿。一条运送矿石的路,从山脚修到了山上,为当地哈萨克族牧民们带来生活上的方便。

这件裤腿上写满名字的红色工作服虽然在野外工作中已经破烂不堪被刘家伟扔了,但那渗透着浓浓情感的红色地质工作服却永远地印在牧民们心中,成了地质队员与当地牧民间深厚情感的见证。

一段壮阔的历史

地大物博的新疆,有着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质地貌。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在我国的诞生和发展不过百余年时间,新疆作为一个特殊重要的地质构造地区成为我国地质事业特别关注的地区。党中央、国务院投入大量的科技力量和资金支持,为新疆地质勘查、地质找矿及矿业开发事业注入了勃勃生机。而在这个过程中,新疆的地质工作者始终紧紧依靠着天山南北各民族群众,一个个找矿新发现为当地各族群众生活的改善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尤其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疆的关怀和支持力度更加强大。新疆地矿勘查开发事业也步入了新的发展轨道。一个个全新的地质找矿发现,都凝结着地质队员与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厚情感。一条条道路,一座座绿色矿山的建设,都向各族群众传递着党中央对新疆各族群众的深切关爱。近几年新疆不断有大的地质发现,所呈现的正是党中央的关怀与新疆各族群众的感恩情谱写下的一幅壮阔历史画卷。而微电影《红袖子》运用了现代社会最快捷时尚的传播手段和创作方式,将这一恢弘壮阔的历史画卷,以现代手段和轻松愉快的受众体验精彩地传播出去。

《红袖子》的故事只是地质行业众多感人事迹的缩影,每一次采访与记录,都沉淀了太多敬佩与震撼。在2005年7月一次对备战铁矿的采访中,记者们目睹了地质队员在和静县古仁郭勒村依托当地牧民克服一切自然气候条件完成勘查设备向海拔3800多米的冰达坂运输的任务。
 

巴仑台镇镇长桑加拉专程来到地质队员的出发地,和村党支部书记一起商量马和骆驼以及牧工的问题。当时牧民们抱着自己刚送完先遣队员从山上下来的马,臂膀轻轻环绕着马头,一只手不停地抚摸着马身上被重压所磨破的脊背和被肚带勒肿了的肚腹,心疼得说不出话。马是牧民在草原生活中最亲密的助手,马每一次受伤,都会让主人体验一次肝肠寸断。

看着牧民们痛苦的表情,人称“老九”的村委会主任决定担任牧工,护送地质队运送设备上山。由于健马也只能驮七八十公斤的货物,地质队在订购设备的时候,就请厂商将大型钻头拆分成几个部分,待运到山上后再组装。就这样,在当地牧民的帮助下,一个满实满载的二三十匹骆驼和健马组成的队伍出发了。

时任项目总指挥巨金才在运输过程中始终捏着一把汗。他回想起去年进山时,队伍行进到了半山腰,天气突变,刮风下雪。负重过大、被山石子磨破了驼掌的骆驼任凭抽打吆喝都不再前行,马也疲惫不堪、脚步凌乱。突然听到一声惨叫,一匹马踩到滑石,背上的地质队员被甩了下来,胸骨骨折,并大量失血。
 

幸运的是,他们在途中遇到了村委会主任“老九”,“老九”当机立断从牧民家借来一块旧门板,再垫上两床棉被,做成一个马背上的简易担架,火速抄近路下山,才挽回了受伤地质队员的性命。

而在20世纪60年代,地质队伍在进山找矿途中就曾因恶劣的自然条件等原因,牺牲了3名地质工作者。

这是生命和生命在危难中的相互依靠和信赖,是血浓于水的情感!这份情感像一只无形的手臂,推着地质队员们加快在天山南北地质勘查、地质找矿的步伐,加快了我区地质事业的发展。天山南北的各民族群众也因为地质找矿事业而不断改善着自己的生活。

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人们发现,在距离县城11公里的提孜那甫乡曲曼村一带,时常有一团奇特的“云朵”出现。这个谜团始终没有解开。

经过近7年的勘探,新疆地矿局的地质工作者揭开谜底:初步确定在这里发现了100℃左右的中温地热资源——曲曼地热田。2012年,一口全疆温度最高的自喷井在这里诞生:它钻井深度350米,地热流体温度最高达到144℃。曲曼村上空的那团奇特的“云朵”,就由此而来。

曲曼地热田是温度在100℃左右的中温地热资源,温度最高的井温度达到144℃,可开采量达每天5600立方米,地热资源范围、热储存条件仅次于西藏的羊八井,居全国第二。对塔什库尔干县的人来说,弥漫在曲曼地热田的那团“云朵”将为他们带来幸福的生活。

2014年年底,记者在塔什库尔干县采访时,当地人为记者描绘了地热将给这座高原小城带来的种种变化:集中供热、发展温室大棚、发展温泉疗养旅游……

如今,塔什库尔干县城的供热管网已基本建成,一旦可以采用地热供暖,将惠及县城附近的万余农牧民。

这样的变化遍布天山南北,地矿事业的发展托起各民族群众的一个个致富梦。

一份人间的温情

微电影《红袖子》的制作团队是信息中心的一帮年轻人。他们更了解当今地质队员们的心理诉求。地质队员与当地群众的友情、亲情60年来代代传承,但每一代人却各有各的审美取向。董新梅、贾元安、张琰、马当福四人组成的摄制团队,在自治区地矿局宣教处处长、微电影《红袖子》总策划吴彬的指导下,两天时间完成了所有的摄制工作。片子一放到微信圈,短短几个月,已有上万人次点击观看,转发量近3000。

虽然拍摄只用了2天,但这支创作团队却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策划筹备。编剧张琰和马当福是地矿局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长期在天山南北各地质单位的采访中,深深地感受到这种地质队员与当地群众间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深厚情谊。在一次采访中,负责摄影工作的马当福听说了刘家伟和红裤腿的故事。他们追索采访了这个故事后,把红裤腿改编成了红袖子,并将此作为影片的由头,展开了这个讴歌民族团结,展现各民族同心协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疆篇章的动人故事的影片叙事。

在拍摄的过程中,他们同样演绎了一曲轻松愉快的民族团结之歌。

摄制小组首先选定了位于玛纳斯县东戈壁镇的一处找矿工区,并请当地的地质项目组帮助寻找一位当地牧民扮演剧中为孙女买药的哈萨克族牧民。项目负责人将摄制小组带到了牧民沃尔曼的帐篷里。沃尔曼一家在帐篷里热情地欢迎了他们。香喷喷的奶茶、新鲜的包尔萨克(油炸小油饼)、热情的笑容,让董新梅他们一下子产生了坐下就不想离开的情感眷恋。他们决定就请这家人做演员。

牧民沃尔曼非常配合演出,但也不完全听从导演董新梅的安排。60多岁的沃尔曼,更喜欢依据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性格。摄制组干脆只给他交代剧情,任由这位老人自由发挥。剧中有一个镜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当来回踱步焦急等待邝小宝归来的沃尔曼得知邝小宝忘了给自己急病的孙女买药时,并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埋怨和愤怒,而只是挥了挥手接受了小宝的道歉,转身孤独地走向自己的毡房。这个镜头深刻地表现出哈萨克族人宽厚温暖的胸怀和与人为善的草原民族性格。令观众为之深深吸引,将整个剧情推向情感的高峰。

而主角邝小宝的扮演者——物化探大队的地质队员赵新雅,则是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来疆工作的一名优秀地质队员。他在学校曾经因为在大学生文艺汇演活动中成功扮演李四光,而有留校机会。但赵新雅主动要求到新疆从事一线的地质找矿工作。到新疆工作两年,赵新雅已经爱上了新疆山川大河盆地绿洲,爱上了新疆的地矿工作。正因为这种热爱,才让他把一位年轻地质队员的矛盾心理和情感变化以轻松喜乐的方式表达得恰到好处、浑然天成。

负责影片后期制作的贾元安说,微电影《红袖子》带给观众的是一个轻松动人的故事,带给自己的则是新疆地矿事业60年发展中感受党恩、感受民族团结亲情的深深震撼!


免责声明: 文章如果来源是转载,内容的真实性未经核实,与爱特豆无关。如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误,请联系本站做编辑和删除处理,文章仅作参考。

关注爱特豆:
扫描下载APP
发布活动、参加活动,
影视类活动抢票神器!
关注订阅号
随时查看影视最新资讯
权威,及时,有情怀!
相关文章:
评论一下

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 010-57205690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kefu@itedou.com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入口 | APP下载 | 寻求报道

Copyright © 2015-2019 爱特豆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爱特豆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44288号-2   京网文[2018]4740-381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