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微电影从诞生到走红

时间:2016-09-22 | 编辑: 江涛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摘要:在“逐利之心”“娱乐至上”和“反传统”基因的作用之下,网络剧和微电影呈现出不同以往的视频传播“性情”——审美的平民化、平面化,传播的片段化、圈层化。 ... ... ...


    在“逐利之心”“娱乐至上”和“反传统”基因的作用之下,网络剧和微电影呈现出不同以往的视频传播“性情”——审美的平民化、平面化,传播的片段化、圈层化。

    这个生态丰盈、活力丰沛的领域“已跨入主流媒体行列”,但网络剧和微电影“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无‘高峰’”的现象尤为突出。 近年来,网络剧、微电影在资本推动下得以迅猛发展,成为互联网视听行业的新兴热点,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作为行业监管部门,始终致力于行业的跟踪和研究。
  
      “网络剧、微电影发展太快了!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不得不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更新数据和内容。”2013年,张霁作为中国网络剧、微电影传播研究团队的一员加入到该项目时,这两种基于网络的视听新形态还只是星星之火。短短一年后,网络自制剧就超过了之前数年的总和,微电影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2015年网络剧达到800部1.2万集、微电影近2万部。
 
    行业发展速度惊人,权威统计和研究寥寥,甚至于原始数据都要自行搜集——困难虽多,但两年下来,张霁深感自己所参与项目的前瞻性。监管中心对研究内容进行丰富并出版了《中国网络剧、微电影传播概论》(简称《概论》),这也是行业首部针对这两种业态进行全面、系统性研究的专著。

    这已经不是监管中心第一次将研究视角锁定网络剧和微电影。据监管中心视听新媒体监听监看处处长孙文涛介绍,作为行业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一直密切关注视听新媒体的新形态新业态,在《概论》之前已出版过多部专著及30余篇研究论文。

    从诞生到走红,网络剧、微电影因何而火

    说到网络剧和微电影,你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搞笑卖萌、屌丝逆袭、段子式的情节、网络化的对白?他们又是因何而火,是迎合需求、用户至上,还是低级趣味、博人眼球?

    这些“标签”也许都对,却也不尽然。《概论》不满足于对这些表象的分析,而是试图通过对其内在特质的观察入手,探讨网络剧、微电影从诞生到走红的真正动因。

    《概论》将驱动网络剧、微电影发展的隐形之手总结为“逐利之心”。在网络视听产业高度竞争的背景之下,两者的诞生和发展都留下了市场要素的深刻影响:受优兔走红的启发,优酷、土豆等商业视频网站应运而生,并尝试以UGC(用户生产内容)内容打开市场;而后他们发现中国观众对于剧情类长视频尤为偏爱,便开启了影视版权争夺战,热门影视剧一度卖出“天价”版权费;恶性竞争造成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赢利无门,由此加速了视频网站对网络剧、微电影的投拍,推动了两种新兴业态的兴起。

    《概论》认为3部作品分别代表了网络剧的不同发展阶段:《万万没想到》是早期市场“四两拨千斤”的小成本典范;《匆匆那年》开启了网络剧的专业化试水;《盗墓笔记》则是网络剧进入“大制作”时代的标志。如今,随着专业团队及资本的注入,网络剧水涨船高,“爆款”的人气和收益已不输热播电视剧。

    相对于网络剧,微电影一出生便与市场化走得很近——其前身就是带有故事情节的商业广告。“虽没有寄希望于获得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但其追求的高人气所指向的,仍然是市场化的逐利之心。”《概论》指出,也正是由于缺乏直接有效的赢利模式,微电影在《老男孩》等之后鲜有力作,与网络剧的轰轰烈烈相比暗淡许多。

    脱胎于传统影视剧又孕育于互联网之中,“娱乐至上”成为网络剧和微电影的天性使然。同时,网络剧和微电影也继承了互联网“反传统”的基因——打破专业化制作的高门槛、乐于选择“擦边球”题材、解构传统的恶搞和戏谑……这些“叛逆”彰显了其与传统影视剧的差别,也成为网络剧和微电影博取关注、争取收视逆袭的重要手段。
 
    《概论》指出,正是在“逐利之心”“娱乐至上”和“反传统”基因的作用之下,网络剧和微电影呈现出不同以往的视频传播“性情”——审美的平民化、平面化,传播的片段化、圈层化。

为品质加码,力避“昙花一现”

    与火热的更新上线相伴,网络剧和微电影“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无‘高峰’”的现象尤为突出。网络剧、微电影究竟是前景无限的新增长点,还是昙花一现的过渡性产品?

    《概论》认为目前还很难做出定论,但内容格调不高、制作水准参差不齐、广告植入简单粗暴、行业管理相对滞后等已然成为行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概论》在对网络剧、微电影传播“故事”的分析思考之上,为其内容建设和长足发展提出了中肯建议。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建议并非隔靴搔痒,而是直指网络剧、微电影的痛点。比如针对内容上的雷剧泛滥、克隆成风、题材撞车,《概论》指出网络剧、微电影必须结合本土特色进行创新,将剧目创作延伸到社会伦理、刑侦等其他类型,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烂大街”的都市情感和偶像题材;再比如在赢利模式上,《概论》强调应平衡广告植入、CPM分成、版权分成及付费点播几种模式的比例,避免对广告依赖过强。
《概论》的亮点还有很多,如既仔细研读了政府主管部门出台的各项管理政策,也深入调访了网络视听节目的制作发行部门,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比如研究团队立足监听监看一线,在观察数据和案例采集上有“数”的积累,而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调研访谈法、跨学科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也保证了研究的“质”。

    “《概论》结合了我们监管中心自己的业务数据,其中大量案例都出自于研判人员的日常监看业务。”据监管中心视听新媒体监听监看处副处长包逸之介绍,包括张霁在内的研究团队都是新媒体监管工作的业务骨干,这也使得《概论》拥有了独特的内容支撑和业务视角。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主任陶嘉庆谈及《概论》的价值时提到一组数据:目前视频流量占互联网流量的70%以上,网络视听新媒体行业规模近400亿元。在他看来,这个生态丰盈、活力丰沛的领域“已跨入主流媒体行列”,因此,对网络剧、微电影新业态“热”运行的“冷”思考,无论对于加强内容管理、创新管理方式、规范传播秩序而言,都“非常有意义”。“这有助于我们引领视听新媒体行业健康发展、走向长远。”陶嘉庆说。


免责声明: 文章如果来源是转载,内容的真实性未经核实,与爱特豆无关。如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误,请联系本站做编辑和删除处理,文章仅作参考。

关注爱特豆:
扫描下载APP
发布活动、参加活动,
影视类活动抢票神器!
关注订阅号
随时查看影视最新资讯
权威,及时,有情怀!
相关文章:
评论一下

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 010-57205690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kefu@itedou.com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入口 | APP下载 | 寻求报道

Copyright © 2015-2019 爱特豆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爱特豆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44288号-2   京网文[2018]4740-381号

X